国标代码:12789 浙江省代码:0043
请关注招生微信
我院师生团队荣获全国机器人与无人机协作赛三等奖!以赛强技,赋能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建设
来源:招生办   作者:招生办   时间:2025-07-25   人气:

1:真场景锤炼真本领,硬技术支撑硬任务

    在刚刚落幕的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决赛中,由我院寿磊、叶香美两位老师指导,陈诺、王言彬、金溢浩三位同学组成的参赛团队,在高手云集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无人机协作任务挑战赛”中,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现场表现,勇夺全国三等奖!这一成绩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的专业技能与创新实力。

本次大赛规格高、竞争激烈,吸引了全国445所职业院校、近1700名选手同台竞技。我院团队于6月29日在浙江海宁赛区预赛中成功突围,最终站上全国总决赛的舞台并取得佳绩。

2:攻克难关:协同与精准是制胜关键

本次参赛项目要求地面移动机器人与空中无人机协同作业,完成一系列复杂任务。这对团队提出了严峻的技术挑战,核心在于解决“协同”与“精准”两大难题:

1. 环境感知要“看得清、认得准”: 机器人需要准确识别场地中的目标物和障碍物。同学们坦言:“光线变化对颜色识别影响很大,有时候识别结果会飘。” 通过应用图像识别与传感器融合技术,并针对性地反复调试算法,团队有效提升了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识别精度和稳定性。

2. 协同调度讲“默契”: 如何让两个平台像“伙伴”一样高效分工、无缝配合是最大难点。队员王言彬深有体会:“最难的是让两个‘伙伴’步调一致。比如让机器人移动到指定点,无人机同时精准悬停投递,差一点都可能前功尽弃。” 团队设计了多套协同策略,并通过大量的仿真模拟和真机联调,不断优化任务分配和路径规划流程。

3:以赛促教:实战是最好的课堂

整个备赛过程,正是我院“教、学、做、赛”一体化人才培养理念的生动体现:

1.课堂知识“活”起来: 队员们python编程等课程的知识,直接应用在解决机器人控制、无人机导航、多机通信等实际问题上,让书本理论“落了地”。

2.直面工程“硬骨头”: 面对协同失效等现实难题,在寿磊、叶香美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查阅技术资料,动手调试硬件、修改软件代码(累计编写调试了5套核心程序模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切实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

3.锤炼意志迎挑战: 为适应赛场高压力环境,团队进行了数十次高强度模拟演练,屡次失败,屡次复盘

4.“比赛就是最真实的战场,它逼着我们把理论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我们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 指导老师寿磊如是说。

4:赋能“双高”:为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建设添砖加瓦

此次获奖,对我院正在全力推进的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群“双高计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和示范价值:

1. 技术能力“无缝对接”: 赛项中成功应用的多设备协同控制、精准环境感知与定位导航等核心技术,正是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汽车智能化前沿领域的核心能力。获奖成果有力证明了我院在培养相关领域技术人才方面取得了实效。

2. 人才培养“方向校准”: 比赛所要求的技术栈与我院汽车智能技术等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高度契合。获奖是对我们专业教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有力检验和肯定。

3. 教学资源“源头活水”: 备赛过程中积累的宝贵技术方案、调试经验、典型问题案例,将成为反哺日常教学的珍贵资源。指导老师叶香美表示:“我们将把这些来自真实竞赛场景的经验、问题和解决方案,精心提炼融入到相关课程的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中,让更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产业一线的技术挑战。”

此次获奖是我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成效的又一硕果。学院始终秉持产业需求导向、能力培养核心的理念,积极通过高水平竞赛引领、真实项目驱动, 聚焦汽车智能技术等优势专业,持续优化课程、强化师资、完善实践平台,为培养更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电信力量


返回】 【打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机场路1988号

招生热线:0574-87422148/0574-87422149 浙ICP备05014612号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136号